目前分類:傳統服飾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喇秋(Rachu  女性的披巾


女性身上所佩戴的披巾,稱為「喇秋」,那是一條顏色鮮豔的披肩,比男性的披巾嘎涅要來得小,寬約23公分(一般會再對折一半),長約2公尺,形成一條可垂掛在左肩的披巾。佩戴時,會把喇秋的長度再對折一半,大約居中放在肩上,然後有流蘇的部份,垂掛在前頭。

在過去的年代,喇秋的寬度較大,不丹女性平常可以將喇秋攤開來,當作背帶將小孩綁在背上,在正式場合時,則折成三分之一的寬度當作披巾使用。

現代版的喇秋,是事先摺好寬度大小的披巾,等到出入宗或是寺院,以及參加正式的國家慶典時,就可以直接披戴在左肩上。

傳統喇秋是絲綢或生絲編織而成的,一般都是色彩鮮明奪目,其上的圖樣多采多姿,兩端並有精巧的刺繡與流蘇。

 

IMG_7474.jpg    IMG_5269.JPG  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喇秋(Rachu)─ 女性的披巾

女性身上所佩戴的披巾,稱為「喇秋」,那是一條顏色鮮豔的披肩,比男性的披巾嘎涅要來得小,寬約23公分(一般會再對折一半),長約2公尺,形成一條可垂掛在左肩的披巾。佩戴時,會把喇秋的長度再對折一半,大約居中放在肩上,然後有流蘇的部份,垂掛在前頭。

在過去的年代,喇秋的寬度較大,不丹女性平常可以將喇秋攤開來,當作背帶將小孩綁在背上,在正式場合時,則折成三分之一的寬度當作披巾使用。

現代版的喇秋,是事先摺好寬度大小的披巾,等到出入宗或是寺院,以及參加正式的國家慶典時,就可以直接披戴在左肩上。

傳統喇秋是絲綢或生絲編織而成的,一般都是色彩鮮明奪目,其上的圖樣多采多姿,兩端並有精巧的刺繡與流蘇。

 

IMG_7474.jpg    IMG_5269.JPG  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嘎涅(Kabney)─男性的披巾

不丹男性在進入宗或寺廟時,或是參加國家正式隆重的場合時,除了要穿著不丹的傳統服飾外,同時身上還要披一條正式的披巾---嘎涅(Kabney)。

嘎涅大約寬90公分,長3公尺,質料通常是棉或生絲,兩端有流蘇。身披著嘎涅是不丹人的重要禮儀,有正確的穿戴與垂缀方式,因此在向國王或是重要大官行禮時,可以合宜的展開。通常披掛在左肩,顏色有階級之分。

由於不丹是個佛教國度,很多習俗禮儀受佛教影響很大,若從歷史上來觀察,嘎涅應該是由西藏僧侶的僧袍演變而來。

嘎涅不是日常生活的服飾配件,通常都拿在手上或是放在車上,等到要進入宗或是寺院時才會披上。

而不丹的官員中,具有某種層級以上的官員(如Dasho),除了進入政府辦公地方需要戴上自己所屬的特別樣式的披巾之外,腰上還會配掛上一把劍(Patang)。

一般平民百姓是披帶著白色絲或棉質的嘎涅,而不同身分有不同顏色的區別:

黃色:國王和傑堪布宗教上的最高領導者宗卡語:Je Khenpo

橘紅色:總理(宗卡語: Lyonchhen,倫千和部長級(宗卡語:Lyonpos倫布

藍色:國會議員

紅色:擁有Dasho(一種官階名)頭銜者,或是由國王所認可的資深的官員。

白底紅條紋:Gups

白底藍條紋:Chimis

 

IMG_7688.jpg   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丹女性的傳統服飾Kira為一件連身長裙。

其實,那是一條寬長、有著美麗條紋,由手工所編織而成的長布,穿戴在身上成為連身的長裙,肩膀處以銀飾鉤環(Koma)來固定,長度及足踝;然後再內搭一件長袖的襯衣(Wonja),最後加上一件外套(Tego),穿著時,將襯衣的袖子反折出來,露出一定的長度。三件成套,就成為非常正式而華麗的妝扮。

同樣地,在出入宗或寺院,以及正式的官方活動時,則肩上還需配掛一條披巾(Rachu)。

有時,走在不丹的街頭上,會看到有些女生,雖然身著Kira,但沒搭配外套,這是較為休閒的穿法。年輕的女孩,穿著此型式的Kira,身材顯得婀娜多姿,美麗動人。

旗拉的顏色通常光采豔麗,無論是條紋、顏色或是圖案,常是不丹女性的精心傑作,甚至是獨家私藏的秘密,只等待在最特別的時節或場合來穿戴展現。

 

DSC_0178.JPG  0504_440.jpg  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般而言,不丹的傳統男性服飾為寬的長袍,圖紋多為格狀條紋的設計,通常長袍內還要加穿一件白色的棉質內襯衣。

男袍及膝,稱「幗(Gol)」,樣式是一種有寬大長袖和V形領的袍服,胸前將左衣襟覆蓋在右衣襟上,然後再調整袍子的長度,長度約及膝(不可過膝,過膝只有國王才有的長度),再用一條寬腰帶束緊固定;穿好後,將白色襯衣的袖子反折出來,露出一定的長度,最後再搭配深色長統襪。

由於此種男性長袍,上半身兩襟交疊,自然形成一個深廣、實用的口袋,不丹男性常將自己隨身的物品、手機等,甚至文件書籍都放入其內,有時腰腹鼓鼓的模樣,看起來甚為有趣。

而在出入宗或寺院,以及拜會高官、國家節慶活動等,除了傳統服飾外,男性的肩上還需要配掛一條披巾(Kabney)。

 

  IMG_6250.jpg  0504_421.jpg  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到過許多的國家和地區,很難找到像不丹這個國境,他們的人民在21世紀的現代,仍保持穿著他們的傳統服飾,自信裡散發著那簡樸中的幸福光采。

今日的世界,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,保有傳統服飾文化的國家已不多,而不丹,是其中少數的一個。當然,不丹之所以能夠保存傳統服飾文化至今,與國家努力地推廣、維護,以及全民的認同與配合有很大的關聯。

不丹政府運用各種方式維繫著人民對傳統服飾的認同,他們以身作則,從上至下的落實要求,例如:他們明文規定,到政府機關上班或拜訪、去學校上課,或是參與重要的宗教慶典,都得穿著正式的傳統服飾,而且其傳統服飾的禮儀也十分講究。

不丹的男性傳統服飾稱「Gho」(幗),女性稱「Kira」(旗拉)。不丹人習慣穿著傳統服飾出席正式場合或節慶。


IMG_5309.jpg   
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