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各國GNH之討論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幸福向下扎根


不丹國王偕新婚皇后訪問日本,訪問日本期間帶給日本民眾許多震撼與反省「不丹為什麼這麼快樂?」日本進而宣布未來不再以GDP國民生產毛額為唯一標準,同時將著手進行「幸福指數」的統計。許多台灣民眾也開始反思,生活中究竟何者重要?希望開始建構屬於台灣自己的幸福指標。

台灣最重要的兒童讀物國語日報亦製作「捨經濟指標  重國民幸福感」專題,訪問協會召集人黃紫婕女士,說明GNH(國民幸福指數)的內涵,希望透過這篇延伸報導,在無數學童心中播下幸福的種子。

國語日報「捨經濟指標  重國民幸福感」,2011121215版(轉載自線上讀報指南)

http://www.mdnkids.org/nie/nie_indicate/Unit7/W-1001212-15/W-1001212-15.htm

(原文如下)

捨經濟指標  重國民幸福感

★編輯臺觀點

      幸福,不只是經濟滿足,還包括工作滿足感、貧困率、平均壽命、有薪休假日等生活需求滿足。曾因福島核災而無所適從的日本,以及過度追求經濟成長的歐美國家,已經開始認真思考生活品質和心靈層次的提升,台灣此刻也應考慮國力與國民幸福度的關係。

★新聞導讀

    日本國家戰略大臣兼經濟財政大臣古川元久在上週宣布,日本將著手進行「幸福指數」調查,未來不再以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多寡作為基準,要開始調查國民的幸福度。

  根據聯合報報導,最近不丹國王訪問日本,帶來強烈的文化震撼。不丹國王表示,雖然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的一角,人民的物質享受不如外界社會,GDP也無法與日本相比,但百姓安居樂業,「幸福指數」是世界第一。這也讓每年有三萬人自殺的日本社會,開始關注日本的「幸福度」究竟有多少?

      日本內閣表示,雖然日本經濟富裕,但國民幸福感很低,未來將試行測驗國民以教育和工作相關的「經濟社會狀況」、「身心健康狀況」, 以及結合家族和社會的「關係性」三大指標,內容包含工作滿意度、兒童貧窮率、育嬰假、平均壽命、孕婦死亡率、朋友接觸頻繁度等,來檢驗國民的「幸福度」。

      我國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,經建會也參考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」(OECD)編製的「美好生活指數」(Your Better Life Index),試編臺灣的生活指數,發現臺灣的「教育與研究」及「所得與分配」表現優於其他國家,但「家庭」及「健康」表現較差,例如「總生育率」低於所有OECD國家。

報導/諶淑婷

      幸福可以測量嗎?有錢就代表幸福嗎?一直以來,西方國家最重視「國民生產毛額」(GNP),也就是全國國民一年所生產的最終產品 (包括商品與勞務)的市場價值總和,並以GNP判斷國家經濟發展程度,將世界各國區分成「已開發、開發中或低度開發」國家,但僅有七十萬人口的小國家不丹,卻開始改變西方經濟強國的幸福價值。

  臺灣不丹文化經濟協會召集人黃紫婕說,二十世紀初,不丹人口少又貧窮,是個隨時會被併吞的小國。直到西元一九七二年,還不到十七歲的第四任國王吉格梅.辛格.旺楚克上任,致力推動現代化,也思考如何領導不丹。曾到西方國家留學的他認為,歐美國家雖繁榮富裕,人民卻不快樂,因為在發展過程中,流失了傳統文化,破壞珍貴自然環境,所以他以此為戒,首創提出「國民幸福指數」。

  不丹醫療、教育全免費

  為了讓全國國民生活快樂,不丹的醫療和教育完全免費,雖然倚賴觀光收入,但限制觀光客人數,努力維護環境資源和傳統文化,並限制連鎖速食店或咖啡店移入,對垃圾食品等破壞人體健康的商品課以高關稅。黃紫婕說:「不丹雖然不富有,卻很有自覺與智慧,能夠以其他國家發展缺點警惕自己,國民物質享受不高,卻認為自己過得很幸福。」

  不丹的「幸福指數」源自於歷史演變過程,在走向國際化和經濟發展前,政府領導者就找到參考範例,並立下自我規範。相較之下,臺灣和其他已開發國家,傳統文化與環境都已遭破壞,必須重新審思過去的政策走向。

  「不丹將『幸福』融入治國的哲學思想,他們追求的不是個人幸福,而是利用政治結構和政策功能,盡力讓全國人民都過得幸福快樂。」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王俊秀舉例,為了讓國民沒有後顧之憂,不丹的健保、教育都免費,相較之下,臺灣的教育費卻越來越貴。他認為除非政府能改變治國思想,轉變政策方向,否則即使編訂出臺灣版「幸福指數」,也沒有意義。

      從三方向建構臺灣幸福

      近十年,民眾因高房價、工時長、薪資低、無薪假感到生活痛苦。王俊秀認為,臺灣若想擁有「幸福結構」,可從三方面開始,首先是「典範轉移」,將過去以經濟開發為主的政策,轉成追求人民快樂;其次是「制度轉型」,例如與其將珍貴山水交由財團開發,不如交由有生態智慧的原住民進行環境保護,提供合適的職業機會;最後是「產業轉型」,將現有的高汙染工業轉型為低汙染或零汙染產業,不再為了追求經濟發展,捨棄傳統文化與環境,國家自然會幸福快樂。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幸福是可以被測量的!


愈來愈多國家起而仿效不丹不只追求經濟成長,亦追求國民幸福的滿足,並討論如何以實質指標來衡量國民之幸福度,繼英、法之後,日本也開始研擬幸福指數......


GDP非唯一指標 日本將採幸福指數

(原文為2011年12月6日聯合報頭條)

【聯合報╱特派員陳世昌、記者許玉君/東京、台北報導】

日本國家戰略大臣兼經濟財政大臣古川元久昨天宣布,日本政府將著手進行「幸福指數」調查,未來不再以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多寡作為基準,也將調查國民的幸福度。

最近不丹國王訪問日本,帶給日本文化震撼。不丹國王說,雖然不丹的GDP無法與日本相比,但不丹國民的「幸福指數」是世界第一。

「幸福度」包含工作滿足感、貧困率、平均壽命、有薪休假日等「經濟社會狀況」、「身心健康」、「家庭與社會關連性」三大指標,再分成十一個領域、一百卅二個個別數據。

日本政府去年的內閣會議中,就已提到要製作國民幸福度指標。這次剛好不丹國王伉儷訪問日本,帶來了國民總幸福量(GNH)的觀念。

法國也已著手國民幸福度指標的開發與調查。每年有三萬人自殺的日本社會,究竟有多少「幸福度」?很受日本社會關注。

我國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昨天表示,國際趨勢已「不以經濟指標做為國家發展的唯一考量」,經建會也正參考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」(OECD)編製的「美好生 活指數」 (Your Better Life Index),試編台灣的生活指數;依OECD的標準,台灣在近半數指標中,皆列在OECD國家倒數十名內。

主計處指出,台灣的「教育與研究」及「所得與分配」表現優於其他國家;表現較差的則為「家庭」及「健康」,例如「總生育率」低於所有OECD國家,使得「人口平均年增率」偏低。

OECD有「富人俱樂部」之稱,會員國涵蓋美、日、德、英、法等卅四個先進國家及少數新興國家。

胡仲英表示,OECD的「美好生活指數」或日本的「幸福指數」已是趨勢,台灣「早晚也要走到這一步」,「冰冷數字背後的意義才重要」。OECD今年五月首度公布「美好生活指數」,前三名是澳洲、加拿大、瑞典,美國第七,日本及南韓分居第十九及廿六名。

 

幸福指數/不丹國王到訪 日人反思幸福度

(原文為2011年12月6日聯合報A5版)

【聯合報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】

平均國民所得超過四萬美元的日本,最近因為不丹國王的訪日,掀起了一股反省自我「幸福度」的風潮。

不丹位處於喜馬拉雅山的一角,全國人民在物質享受不如外界社會,但百姓安居樂業,幸福度卻是全球第一,讓日本人好生羨慕。

東日本大地震發生隔天,佛教國家的不丹遠在地球的另一角,由國王主持了為日本祈福儀式;不丹國民也踴躍捐輸,捐出了一百萬美元,新婚的不丹國王決定偕同新婚皇后到日本新婚旅行,還要到災區去慰問受災民眾,讓日本人感受不丹人民的情誼。

不丹的地理位置,南北夾著中國與印度兩大國,面積只有日本九州的大小,人口約七十萬人。國家提倡重視精神生活的「國民總幸福量」,人民的醫療與教育都免 費。然而不丹不是毫無條件開放的國家,連香煙想要帶進不丹都被禁止,國民的物質享受不多,但是國民約百分之九十七自認「過得很幸福」。

這樣國家的領袖來到超物質生活的日本,提倡的「國民幸福度」,讓日本人神往仿傚,追求精神上的「幸福度」。過度的物質生活,讓日本出現了極大的破綻,福島 核災一度讓日本無所適從,也給日本帶來一片檢討聲浪,「重新回到過去,尋求精神生活的寄託」,是不丹國王帶給日本的最佳禮物。

twbt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